在北美运动休闲服市场:曾经作为中产精英标配的 lululemon,正被 Alo Yoga 抢占。时尚女孩们穿着Alo的服装出入健身房、咖啡馆,甚至将它融入日常穿搭。如今,Alo YOGA的门店已经逐渐开到了Lululemon的隔壁,它是怎么做到的呢?今天我们从时尚营销的视角,来剖析一下这个所谓瑜伽界的Miu Miu到底赢在哪里?
一 不做追随者,要做赛道开辟者
成立于2007年的Alo YOGA(后简称:Alo),整整比Lululemon晚了近10年起步。但品牌发展很快,在22年的时候,销售额已经突破10亿美元,门店从10家飙到了126家。在亚洲市场的进展也很顺利,韩国首尔江南区旗舰店(亚洲最大旗舰店)已落地,中国上海选址正在进行中。
Alo是由一对好友Danny Harris和Marco Degoerge共同创建,他们的初衷是通过瑜伽向世界传播健康友好的正念生活方式。
从刚开始接触瑜伽的初学者,到世界顶级的瑜伽大师, 他们创建Alo,用代表的Air,Land,Ocean的力量触动着每一个人。
Alo Yoga的崛起始于一次关键的自我认知与战略转变:
1差异化定位:开辟“时尚瑜伽”新赛道
早期Alo通过模仿Lululemon在“专业面料”领域分市场份额,但难以撼动对手在现有市场建立的权威,于是放弃这条路线,转向一种融合专业性与时尚感的全新定位,强调产品不仅适用于瑜伽室,更能无缝融入日常社交与都市生活场景,打造兼具功能与潮流美学的穿搭选择。即“Studio-to-Street”(从瑜伽室到街头)。用小众感拉高品牌格调,靠新时代新女性的“It girl”传播品牌,让穿Alo的人成为懂时尚的潮流达人。
Alo放弃了早期的目标客群,转而聚焦在那些将瑜伽服融入Brunch、咖啡厅等场景的时尚人群,而这部分用户也是曾将Lululemon穿搭视为“时尚日常”的客户。
如今的 Alo,不仅稳稳占据了北美富家女的社交版图,更是扬言要成为瑜伽界的 “Miu Miu”
2数据验证定位成功
从产品维度来看,Alo的产品品类与Lululemon高度相似,定价策略也相近,这导致两者的目标消费群体存在重叠。据Earnest Analytics的信用卡数据得出的新研究结果,Lululemon 的客户在 Alo 的消费金额高于在 Lululemon 的消费金额。Alo在 2024年第三季度的销售额比 2021年第三季度增长了 276%。这一增长速度超过了 Lululemon同期的销售额增长。不仅如此,Bernstein 报告还指出,在全美范围内,大约 84% 的 Alo Yoga 门店都位于 Lululemon 门店直径 1 公里的范围内,进一步印证了两者在客群争夺上的紧密关联。
图源:Earnest Analytics
Alo在年轻客群市场展现出独特优势,其25岁以下用户占比高出Lululemon 18个百分点。
正如营销大师特劳特在《定位》中所言:“在传播过度的社会中,获得成功的唯一希望,是要有选择性,集中火力于狭窄的目标,即细分市场。”
他还强调,定位不仅仅是关于产品或服务本身,而是关于如何在消费者的心智中建立一个独特的位置。Alo深谙此道,在“专业”与“时尚”的二者之间,果断选择了后者,以“小众感”拉高品牌格调,让穿Alo的人成为“懂潮流却不跟风”的象征,刺激时尚达人来买单。
二 品牌营销生态搭建:名人效应和社交裂变
1.需求导向的子账号体系
早在2017年,Alo在Instagram的用户参与度已远超Lululemon,成为时尚品牌中的翘楚。其矩阵模式精准覆盖不同兴趣圈层,实现了高效的流量汇聚与转化。
Alo深谙现代营销精髓,舍弃了传统的地域垂直账号模式,打造了一个基于用户需求场景的独特社群营销矩阵:
Alo Moves:瑜伽教学吸引初学者
Alo Wellness:丰富产品线,深度拓展运动护肤与健康饮食用户客群
Alo Men:突破性别局限,布局男装市场
Alo签约全球4000+瑜伽教练,通过Pro Program(Alo专属计划),激励教练在课堂与社媒展示产品。
并收购在线课程平台Cody(后更名Alo Moves),由90多位专业瑜伽教练产出内容,反哺品牌专业形象。
这些“行走的广告牌”不仅为品牌背书,更反向贡献了海量高质量UGC(用户生成内容),深度触达千万级用户。
Alo Yoga的KOL在世界各地做瑜伽
2“教练即媒介”的社群战略
Alo 与 Sjana Elise, Ashley Galvin Yoga, Dylan Werner等知名瑜伽博主以及拥有大量线上粉丝的健身类KOL建立长期战略合作关系。
图源:instagram
这些合作带来了两个好处。首先,通过他们能够直接触及对健康生活和瑜伽充满兴趣的受众,而这与 Alo Yoga 的品牌定位完美契合。
其次,通过利用这些KOL与其粉丝之间已建立起来的信誉和信任关系,Alo Yoga获得了强有力的支持。这种支持对KOL的粉丝群体的消费决策有着重大影响,因此成为Alo Yoga极具价值的营销资产。
3“顶流”引爆社交媒
2021年签约超模Kendall Jenner,其身穿Alo网球裙的IG帖文获得现象级传播,引发了广泛关注,有效推动了品牌全球知名度提升和当季销售增长。
图源:网络
大多数人知道Alo 是因为欧美名人出街穿搭,包括模特Kendall Jenner和Bella Hadid,这两位当红时尚模特多次被狗仔拍到穿着Alo Yoga的leggings和上衣出街。
图源:网络
4圈层符号:取代lululemon跻身“白女三件套”
在欧美市场通过造型师渠道向Hailey Bieber、Gigi Hadid等明星输送新品,制造“被街拍”话题。标志性的“瑜伽服运动背心+巨型水杯”造型,引发了社交媒体模仿风潮。
凭借名人效应策略与精准的圈层营销,Alo 成功将产品打造成特定社群文化与价值观的具象化载体。在跻身 “北美富家女三件套” 之列后,品牌顺势布局亚洲市场 —— 签约全球顶流女团 BLACKPINK 成员金智秀后,相关宣传照在韩国直接引发抢购热潮,相关话题在 Instagram 上曝光量达 2.4 亿次,进一步将产品转化为年轻世代的圈层身份标识。
BlackPink 成员金智秀
当lululemon在做运动打卡活动时,Alo则通过打造独特的品牌体验空间(如Alo House),吸引高净值人群、时尚意见领袖和新生代偶像参与其举办的私享活动,成功营造了高端、排他性的社交场域,对追求时尚和身份认同的人群产生了强大吸引力。
三 启示与展望:方向感是品牌长红的基石
尽管当下国内市场对中产消费品牌的唱衰之声不断,但这并不意味着机会的消失。品牌成功的关键,依然在于把握一个不变的法则:产品力与品牌传递的价值需精准契合,这是赢得消费者最终买单的重要因素之一。
早期,面对Lululemon建立的专业壁垒,Alo选择聚焦于深度打造其时尚品牌形象,以此作为差异化竞争的核心路径。将设计、营销资源集中于“时尚穿搭”定位和社群矩阵构建,比“什么都想要”更能形成穿透力。
通过名人策略和圈层营销,成功将产品转化为代表特定生活方式和身份认同的符号,支撑了其品牌差超越Lululemon的可能。
目前即将进军中国市场的Alo:能否在复制北美增长神话的同时,避免品牌核心价值在全球化扩张中被稀释?能否在亚洲市场复杂的竞争环境中,延续其精准定位和营销智慧?我们可以拭目以待。
文中所有插图均源自互联网,版权归属原作者。
若发现任何侵权情况,请立即联系我们,我们将迅速采取相应措施,包括但不限于删除相关内容。
我们高度重视版权问题,并致力于维护原创者的合法权益